首頁 > 行業新聞
作者:國立貨架
發布時間:2020-01-03
點擊:
藥品與中藥飲片關聯銷售——被藥店人忽略的營銷方式。關聯銷售一般都是中成藥與西藥彼此間進行的,而藥品包括中成藥和西藥同中藥飲片的關聯銷售卻很少有人使用。
中藥飲片與西藥的聯合用藥
西藥的成份一般比較單一,針對性比較強,而中藥的成份比較復雜,可以對人體進行宏觀的調節,中藥飲片和西藥或中成藥有機結合能夠顯著地提高藥品的療效。現舉例如下:
1、甘草+呋喃唑酮片(痢特靈)
效果:治療慢性腎盂腎炎時,可以減輕胃腸道反應,又可以保留呋喃唑酮的殺菌作用。
解讀: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能調和諸藥,緩解藥物毒性、烈性。呋喃唑酮為硝基呋喃類抗菌藥,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,治療慢性腎盂腎炎時,與甘草合用可以減輕胃腸道反應,兩者合用降低呋喃唑酮的毒副作用。
2、金銀花+青霉素
效果:金銀花能加強青霉素對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菌作用。
解讀:金銀花味甘性寒,氣味芳香,既可清透疏表,又能解血分熱毒,金銀花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。此類屬于協同增效作用。
此外,黃連、黃柏與四環素、呋喃唑酮(痢特靈)、磺胺甲基異惡唑治療痢疾、細菌性腹瀉有協同作用,常使療效成倍提高。
丙谷胺與甘草、白芍、冰片一起治療消化性潰瘍,有協同作用,并已制成復方丙谷胺(胃丙胺)。
甘草與氫化可的松在抗炎、抗變態反應方面有協同作用,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,并可抑制氫化可的松在體內的代謝滅活,使其在血液中濃度升高。
石菖蒲、地龍與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聯用,能提高抗癲癇的效果。
中藥飲片與中成藥的聯合用藥
中藥飲片與中成藥的關聯銷售在藥店經常用到,只要不違反十八反十九畏,沒有成份的疊加和不良反應的發生,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進行。現在以乳腺增生和濕疹為例,進行舉例。
1、乳腺增生
乳腺在內分泌激素,特別是雌/孕激素的作用下,隨著女性月經周期的變化,會有增生和復舊的改變。
聯合用藥:
(1)早期( 35歲前未婚育):癥狀為經前乳房脹痛,月經后減輕并停止,整個乳房有彌漫性結節感,伴有觸痛。
常見關聯用藥:逍遙丸+ 龍血樹葉(粉)
解讀:逍遙丸疏肝健脾,養血調經。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等癥。龍血樹葉清火解毒,除風消瘡,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能治療乳腺炎,乳腺囊性增生。兩者聯合用藥,治療乳腺增生早期有一定療效。
(2)中期( 35歲以后):癥狀為乳腺腫塊,疼痛較輕,有可被推動的結節。
常見關聯用藥:小金丸+龍血樹葉(粉)
解讀:小金丸具有散結消腫,化瘀止痛之功效。主治痰氣凝滯所致的瘰疬、乳巖、乳癖等。龍血樹葉(粉)有消散作用,能攻逐體內瘀血,治療乳腺炎,乳腺囊性增生等。兩者合用,對乳腺增生的中期有一定功效。
(3)后期(囊腫、肌瘤,多發生于45歲以后):癥狀為囊性腫物,鈍痛、脹痛或燒灼感,疼痛嚴重程度與結節的有無無關。
常見關聯用藥:乳癖消+龍血樹葉(粉)+靈芝(粉)+茯苓(粉)
解讀:乳癖消軟堅散結,活血消癰,清熱解毒。用于痰熱互結所致的乳癖、乳癰等癥。龍血樹葉(粉)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靈芝(粉) 補氣安神,茯苓(粉)健脾除濕,利水消腫。三藥合用,對乳腺增生的后期治療有一定療效。
2、濕疹
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。癥狀為小丘疹、水皰等,瘙癢、反復發作、滲水,慢性呈苔蘚樣病變。
聯合用藥:
(1)膚癢顆粒+茯苓(粉)
解讀:膚癢顆粒,祛風活血,除濕止癢。用于皮膚瘙癢病,蕁麻疹。茯苓(粉)健脾除濕,利水消腫。兩者聯合用藥,治療濕疹引起的瘙癢、水皰等癥狀有一定療效。
(2)蕁麻疹丸+茯苓(粉)+丹皮酚軟膏
解讀:蕁麻疹丸清熱祛風,除濕止癢。用于風,濕,熱而致的蕁麻疹,濕疹,皮膚瘙癢等。茯苓(粉)健脾除濕,滲濕利尿。丹皮酚軟膏中藥制劑,治療各種濕疹。三者聯合用藥,健脾除濕,對濕疹、皮膚瘙癢有一定功效。
藥品與中藥飲片關聯銷售,藥店一般都很少應用。兩者關聯用藥,有些能減少副作用、增強療效,還能提升中藥飲片的銷售量。
來源:賽柏藍—藥店經理人
▍特約撰稿人:李思博

聲明:
本站所發部分文章及圖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同時已注明文章出處、作者和來源,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處理。